(通讯员:张磊 摄影:薛宝森)3月14日下午,我校研究生院学位办在大学生活动中心五层会议室进行了2018年夏季预计答辩研究生的学位论文校外匿名送审公开现场抽签。各培养单位负责研究生工作的教学秘书以及各学部、院的研究生毕业生代表参加了此次公开抽签。
参加此次学位论文校外匿名送审抽签的预计答辩研究生毕业生共有1783人。毕业生类别包括博士、学术型硕士、全日制专业硕士、非学历申硕人员(包括在职专业硕士和同等学力申硕人员)四类。此次抽签工作的方案为:博士研究生每10人抽取一人;硕士研究生每100人抽取一人。为保证抽查所覆盖的专业领域足够全面,除博士、学术型硕士、非学历人员各一组之外,全日制专业硕士又分为全日制艺术硕士、全日制工程硕士、工商管理硕士、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和其他类别专业硕士共5个组别来抽取。公开现场抽签在各培养单位教学秘书和毕业生代表的共同参予和监督下有序进行,共抽取了31名预计毕业研究生。其中博士14人、学术型硕士8人、全日制专业硕士6人,在职专业硕士2人,同等学力申硕人员1人。此次抽签所抽中的31名研究生连同往届中签的5名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在通过了论文查重系统检测之后,将被匿名寄送至外校学位办,由外校学位办联系相关专业专家对论文进行评阅。在整个评阅过程中,评阅人与论文作者双向匿名。
此次预计答辩研究生学位论文的校外匿名送审抽签工作是我校研究生学位审核与评定、授予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的环节。与以往不同的是,凡此前参加过抽签而未被抽中的研究生,若其要在本学期申请答辩,则必须重新参加抽签。这是我校进一步加强研究生学位论文规范与质量把关工作的新举措。
近年来,我校不断出台新的政策和规定,力求进一步规范研究生学位审核、授予流程,提升研究生论文质量。继2016年我校颁布了《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查重检测的暂行规定》,全面执行研究生学位论文查重检测制度之后,2017年冬季开始,我校在毕业研究生的学位申请流程中增加了预答辩环节;本学期开始,预答辩制度在全校研究生范围内展开,所有类别的研究生均需在通过预答辩之后方可参加正式答辩;同时,自本学期始,我校督导办的督导专家也将抽查部分博士、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现场,对答辩过程进行监督把关。这些都显示出我校对进一步规范研究生的学术行为、确保我校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的决心,对于培养研究生良好的学术道德、端正学风都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