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想找一个适合大众,又可以真正普遍“显白”的颜色
那不如一一分析一下“大众”、“普遍”和“显白”这三个限定形容词。
大众
大众是一个群体概念,来看一看均值范围不难得出:
在亚洲人中,品红(m)的比例大约是青(C)的三倍,但最高的还是黄(y)的值,当Y大于M时,亚洲地区常出现以下几种肤色:
在我国,不同地区因为海拔区域和气候环境因素的影响,肤色存在地域性差异,但是总体色调还是带黄调偏多。
从深浅来说,我国还是偏浅的,人均肤色深浅度在8个梯度等级中,属于第二浅。
不得不说的是,随着基因优化和生活物质水平的提高,我国现代人的皮肤在向着越来越优化的方向发展。
普遍
在既知的肤色分类中,对于个人形象而言,可以划分为“深、浅、冷、暖、净、柔”,在这六大特征的基础上再细分季节,就可以细分为“十二季”。
因为常规的色彩四季理论更适合白种人固有特征分辨,故而先用六大“色彩特征”圈定调性,会更好的找准季型。
用色彩的角度来分,其实可以换言之说,深浅是区分肤色明度,冷暖是区分肤色色调,而净柔则是区分肤色纯度的。
把这十二种季型适合的颜色,划定共同区域,就发现了一些特性:
十二个季型适合色彩各有不同,有些带有黄色,有些带有绿色,而有些则没有。
总结共性,不管深浅冷暖,发现了都含有红色调。这证明了在某种程度上来说红色是普遍意义上适合各种肤色的一个选择。
这大概为什么唇彩颜色诸多,最受欢迎的始终还是红色,并常有口红提气色的说法。
显白
既然确定了“红色”作为的显白的功能色,就不如谈一谈如何使红色看起来更加显白。
从色彩的三要素谈一谈,在明度、色相(色调)、饱和度(纯度)三个方面的调整如何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最“显白”的红。
明度
明度是色彩的骨骼,可以表现出对色彩显的反射能力。
一个彩色物体表面的光反射率越大,对视觉刺激的程度越大,看上去就越亮,明度就越高,它更代表着主观量,是眼睛对物体表面敏感程度的视觉经验。
可能同样的红色,因为绸缎本身的折射率高于毛呢面料,就给人明度更加强的感觉。
一般来说女性的明度高于男性,显得亮白。因为表面的粗糙程度影响着折射率。
同样,而随着年纪的增加,皮肤反射光的能力也在减弱,故而变得暗淡。
无色彩中,白色明度最高,黑色明度最低,任何颜色都可以通过添加白色来调亮明度,也可以叠加黑色来降低明度。
可以利用这点延伸出两点更加显白的方式
1. 反光
2. 对比
反光:增加明度,可以做到类似反光板的作用,像拥有打光的作用,使得气色看起来更加富有光彩。
拿这张图的刘亦菲作对比,不改变任何其他,只改变红衣服本身和口红的明度,可以发现图中并没有改动的肤色部分,也随着红色部分的改变,看起来也有了变化。
这身的搭配还是高明度下光彩照人。低明度丧失了活力感,反而让刘亦菲看起来黯淡沉闷。
明度的变化也为辛芷蕾带来了出彩的“气色”。
对比:对于大部分黄种人而言,尽量不要选择明度比自身肤色高太多的颜色,很可能并不能够反光,只能把自己衬托的黑和暗。这大概就是很少有人能驾驭荧光色的原因,这就可以利用明度的逆向思维来显白。
很显然低明度服装通过和肤色明度的对比,衬托的高贵而白皙。
降低明度祛除了廉价感和黄气,避免了艳俗。
色调
也就是颜色所表现出来的调性,想要显白就要首先找准自己的肤色的调性,红色也分冷暖,顺应自己的冷暖调才能更加显白。
所谓红色的冷暖,可以找到它更偏向的调性。更偏向于融合蓝的红即为冷调,而掺杂了更多黄色系的红即为暖调红。
当然,这不是绝对,需要对比产生“相对冷暖”。
比如典型暖皮的高圆圆穿相对于冷的红色,即使皮肤算白,气色依然一言难尽,并不出彩。
如果没有可比性,也可以用同一张图做色调的对比:
哪一种更显白显气色就显而易见。
如果是冷皮也尽量不要尝试暖色调的,图中可见相比之下,冷色更符合唐嫣的气质和肤色,普通的暖红就无法衬托出她的个人特质。
纯度
纯度即饱和度,鲜艳度,所含杂质色越少,纯度就越高。
就单色来说,单纯的红色纯度最高。
所以说很多上了年纪的人,会越来越喜欢穿红色,前文提到过随着年龄增加皮肤的反光能力减弱,变得暗淡,再穿一些灰度较高的颜色(比如传说中的浅莫兰迪色),会使得肤质看起来更加浑浊。
最“纯”和最亮是属于完全不同的概念,在这里需要说一下其实要想明度最亮是必然会丧失纯度的,他们的取值关系可以用下图表示:
所以综合上面的几点总结,如何把最“显白”的红色穿出极致:
如果你是白皮:
只要把握冷暖,明度保持在和肤色可接受范围内,任何纯度的红基本上都不会出错。
如果你是黄皮:
切记避免偏黄、偏橘的红色。会显得人格外黑黄。
低饱和度会对比显得肤色深,且过于浮。
可以选择高饱和度低明度的红色,衬托气色。
看一下炒的火热的最适合黄皮的口红,从MAC到NARS似乎都是与“高饱和低明度”的原则吻合。
从明度角度而言,反光的质地,折射率更高,所以避免过于闪亮润泽也是“安全”选择。
如果是淡系难驾驭的纯色,可以适度选择带有灰调的,会与皮肤更加相称。
选取了黄皮的色度,把本来很难驾驭的颜色,通过增加灰度,得到右边明显更加适合。
巧用灰度配合会更更不挑人,这可能就是芭比粉的适用人群远远不如干枯玫瑰粉,亮红色不如豆沙红普遍被接受的缘故吧。
如果是黑皮:
其实黑皮反而是适合高饱和度或者高明度的大胆色,会衬托出迷人好气色,活力满满的感觉。不要回避高纯度高明度,反而能减少皮肤里的灰度。
所以,其实红色并没有那么难穿,掌握了这些原理,就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红,巧妙避开雷区,不论在服饰还是选择彩妆口红等方面都可以找到最适合自己肤色的。
这个方法也同样适用于其他的颜色,了解自己的肤色属性,权衡色彩三要素相应的冷暖,纯度,调性,就能够最大程度上“显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