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长江经济带发展、扬子江城市群规划建设的大背景下,要把科技创新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上去谋划,紧扣“两聚一高”目标,坚持问题导向,抓住工作重点和关键环节,走出一条创新发展的新路子,推动科技创新工作迈上新台阶,做到与泰州经济社会发展地位相适应,与泰州发展态势相适应。
——市委书记 曲福田
创新是未来,是一种文化,是泰州需要重点突破的关键领域。
当前科技创新遇到哪些新问题?突破口和关键点在哪里?9日,市委书记曲福田花了半天时间,专题调研科技创新工作。
,曲福田指出,,与企业合作的空间巨大,要不断探索适合泰州产业发展的“产学研”合作新模式,把院地合作推向更高水平。
随后,曲福田考察了泰州石墨烯研究检测平台、江苏云涌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他希望企业结合泰州产业发展实际,更加重视科技创新和人才引进,不断打造企业创新文化,加快提升核心竞争力。
泰科易是泰州网上技术交易平台,曲福田对平台在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上发挥的重要作用表示肯定,希望平台进一步完善功能,加快推进专利技术的产业化应用。
在当天的座谈会上,针对科技创新,曲书记提出了四个问题。
在创新大潮风起云涌的大势下,对于泰州加快创新驱动、抢占发展制高点的紧迫性、必要性,我们怎么看?
当前,科技创新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可以说,谁牵住了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谁走好了科技创新这步“先手棋”,谁就能占领先机、赢得优势。
从发展要求来看,,加快创新既是我们未来的发展取向、工作导向、奋斗指向,更是使命所在、责任所系。
从区域竞争来看,无论是融入扬子江城市群,还是打造长三角城市群重要节点城市,创新能力是“关键一招”,必须把创新作为一项打基础、利长远的系统工程来抓。
从自身实际来看,对于泰州这样一个追赶型城市来说,在创新上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在各个城市创新高招叠出的态势下,泰州的创新之路要形成自己的独特优势,未来怎么走?
泰州的发展阶段、发展现状,决定我们必须加快走出一条具有自身特色优势的创新之路。
要坚持“创新的创新”,在创新的理念、创新的思路和创新的方法上进行创新,加快走出一条具有自身特色优势的创新之路,不断提高创新能力。
要坚持“开放的创新”,着眼于泰州产业优势和发展方向,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视野,在更高水平上加快科技创新“走出去、引进来”, 集聚更多创新资源要素,积极打造核心竞争力。
在现代市场体系日趋完善的形势下,打造具有泰州特色的创新高地,政府怎么抓?
创新往往不是政府管出来的,而是市场放出来的。政府更加需要尊重创新规律,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切实把重点转到创新生态系统建设上来。
要重视创新规划引导,结合区域功能特色、资源分布和产业基础,更好地推动人才、资金等创新要素合理集聚;
要重视创新政策制定,着眼政策的系统性、针对性,形成强有力的政策供给和服务支撑体系;
要重视创新项目建设,围绕城市创新、主导产业、重点板块、重点企业,推进创新载体平台建设,不断提升区域发展支撑能力。
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生存压力越来越大的趋势下,要有更具创新活力的核心竞争力,企业怎么办?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创新则是企业的生命线。
企业要成为创新方向的主导者,成为创新资源的配置者,成为创新成果的受益者,推动企业创新与区域创新协同发力、共同提升。
新闻背景
去年泰州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2.46%
泰州市是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拥有1个国家级高新区和1个省级高新区(筹),省创新型试点县(市、区)实现了全覆盖。
2016年,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2.46%。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5311亿元,占规模工业比重42.6%;全市高新技术企业556家。市级以上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23家(省级124家),重点实验室19家(省级6家),院士工作站49家(省级29家)。
全市建有“校企联盟”517家,协同创新基地4家,。新型研发机构和科技企业孵化器29个,省级以上创新平台与载体(公共服务平台和成果转化中心)17个,省级众创空间18家,3家“星创天地”列入科技部备案名单。
2016年,全市发明专利申请10372件,发明专利授权939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8.4件。
文丨严小乔
图丨顾祥忠
更多推荐